恰数着坤偶乾奇,摆列着天三地两。的解释

春秋138个月前

诗词原文

乾坤数序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恰数着坤偶乾奇,摆列着天三地两。

阴阳爻象成卦易,宇宙洪纤入指掌。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一生不仕,隐居洛阳,著书立说,创立了“先天学”,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邵雍的诗歌多反映其哲学思想和人生感悟,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译文

恰好数着坤卦的偶数爻和乾卦的奇数爻,排列着天(乾)三画、地(坤)两画的卦象,阴阳爻象交织成八卦和六十四卦,宇宙的宏大与细微都尽在掌握之中,如同看自己的手掌一样清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八卦的构成原理,展现了邵雍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深刻理解,坤偶乾奇指的是坤卦(代表地、阴)由偶数爻(两个断开的线段)组成,乾卦(代表天、阳)由奇数爻(一个完整的线段)组成,天三地两则是指乾卦三爻、坤卦两爻的基本构成,阴阳爻象成卦易,说明通过阴阳爻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八卦及六十四卦,进而解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邵雍深厚的易学造诣和哲学思考,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易学原理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恰数着”、“摆列着”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八卦的构成过程,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易学的魅力,诗中也透露出邵雍对宇宙规律的敬畏和把握,展现了他作为理学家的深邃思想。

创作背景

邵雍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时代,他自幼研读易学,深受其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这首诗可能是他在研究易学过程中,对八卦构成原理的深刻领悟和感悟的结晶,通过诗歌的形式,邵雍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易学的热爱和敬畏,也向世人展示了易学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这首诗也反映了邵雍追求真理、探索宇宙规律的崇高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