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屐时时旋整,买山钱日日牢揣。的释义

生辉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登山屐时时旋整,买山钱日日牢揣。

白云深处结茅庐,青嶂中间种松柏。

溪水潺潺绕屋流,鸟声啾啾穿林来。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醉落梅。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自创“板桥体”,别具一格;绘画擅长兰竹,笔墨酣畅,意趣盎然,其一生坎坷,却始终保持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译文

我时常整理着登山的木屐,准备随时出发;买山的钱也每天都紧紧揣在怀里,生怕丢失,我要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处建造一座茅庐,在青翠的山嶂之间种下松柏,溪水潺潺地绕着屋舍流淌,鸟鸣声啾啾地穿过树林传来,闲暇时,我会在石头上静静地观赏流水,兴致来时,便在花间畅饮,醉倒在梅花之下。

释义

“登山屐时时旋整,买山钱日日牢揣”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准备,他时刻准备着去登山,去寻觅心中的理想之地,而买山的钱也时刻揣在身上,可见其决心之大,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场景,白云、青嶂、溪水、鸟声、茅庐、松柏,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前两句“登山屐时时旋整,买山钱日日牢揣”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志,他渴望摆脱尘世的纷扰,去寻求一种宁静而自由的生活,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环境,既有自然的宁静之美,又有生活的闲适之乐,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郑板桥生活在清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对官场的黑暗和腐败深感失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产生了隐居山林的想法,希望通过远离尘世的方式,来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和不屈精神,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