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石屋金仙
朝代:宋代
作者:林景熙
石屋金仙住翠岚,岩阿碧藓掩松关。
湿云飞砚边,清梦绕山间。
月满松风静,云深鹤影闲。
仙凡相隔几尘寰,独倚危栏望碧天。
(注:由于原始信息仅提供了三个关键词,我根据这些关键词以及古典诗词的风格和意境,创作了一首符合要求的古诗,实际历史上可能并无此诗及此完整表述,以下解析基于这首虚构的诗作。)
作者简介
林景熙,字德暘,号霁山,南宋末年至元初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经历了南宋的灭亡和元朝的兴起,其作品多抒发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风格沉郁顿挫,意境深远。
译文
金仙居住在翠岚缭绕的石屋里,岩石间的碧绿苔藓掩映着松林间的关卡,湿润的云朵飘落在砚台边,清梦萦绕在山间,月光洒满松林,风静了下来,云深处鹤影悠闲,仙人与凡人相隔几个尘世,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望着碧蓝的天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仙居住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石屋、翠岚、碧藓、松关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湿云飞砚边,则暗示了诗人创作时的灵感来源和心境的宁静,月满松风静,云深鹤影闲,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凡相隔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仙境的清幽与尘世的喧嚣进行对比,突出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诗人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如湿云飞砚边、月满松风静等,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心境的变化,使诗歌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林景熙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南宋的灭亡和元朝的兴起,对时局感到无奈和失望,他渴望逃离尘世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他通过描绘金仙居住的仙境来表达自己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渴望安宁生活的普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