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怀古
朝代:宋代
作者:李暮云
药灶云巢掩碧苔,千载寂寥林逋仙。
空山月色无人见,野水花香自落来。
石径荒凉迷远客,松风萧瑟动寒埃。
高情已逐孤云去,唯有幽禽伴老梅。
作者简介
李暮云,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诗文名世,其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意境,虽不为当时主流文坛所重,但其诗作在后世却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受到那些向往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人士的喜爱。
译文
药炉和云巢被碧绿的苔藓所掩盖,林逋仙人已经离去,留下了千年的寂寥,空山中的月色无人欣赏,野外的花香自开自落,荒凉的石径让远方的来客迷失方向,萧瑟的松风搅动着寒冷的尘埃,高洁的情怀已经随着孤云远去,只剩下幽静的鸟儿陪伴着老梅。
释义
药灶云巢:指仙人炼丹的药炉和居住的云巢,象征着隐逸生活。
千载寂寥:形容林逋仙人离去后,此地已经沉寂了千年。
空山月色、野水花香:描绘出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丽,但无人欣赏。
石径荒凉、松风萧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萧瑟。
高情已逐孤云去:指林逋仙人的高洁情怀已经随着孤云远去,不再复返。
唯有幽禽伴老梅:只剩下幽静的鸟儿陪伴着老梅,象征着孤独与坚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林逋仙人离去后的山居景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情怀的追思,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药灶、云巢、空山、月色、野水、花香、石径、松风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通过对比“无人见”的月色和“自落来”的花香,以及“迷远客”的石径和“动寒埃”的松风,进一步突出了环境的荒凉与孤独,以“高情已逐孤云去,唯有幽禽伴老梅”作结,既表达了对林逋仙人高洁情怀的追思,又寄托了诗人对孤独与坚守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暮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情怀的追思有关,在宋代,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文化的转型,许多文人开始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超脱,李暮云可能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描绘林逋仙人的山居景象,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情怀的追思,诗中也可能蕴含着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