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断肠雨。
作者简介:
贺铸(1052年~1125年),字方回,又名贺三愁,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今河南卫辉市),北宋词人、诗人、书法家,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他学识渊博,勤于创作,诗文皆佳,特别是词的成就很高,风格独特,语言美,情韵更美,善于锤炼字面,他的作品以抒发仕途失意和离愁别绪为主,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在宋代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我目送她芳尘飘去,这锦绣华年可和谁共度?是在月下桥边花房里,还是在花窗雕栏朱门处?这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居处。
碧云冉冉,芳草萋萋,美景即将消逝在暮色苍茫的郊野,我挥毫写下断肠的诗句,又怎能消除这满心的愁绪?要问此时我的愁情有多少?就像那一望无际的烟草,满城飘飞的柳絮,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释义:
这首词以写景起兴,通过描写暮春景色,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相恋和怀念,下片开头两句写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的心情,接下来四句写对“闲愁”和“相思”的具体描写,全词以写景结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含蓄深沉,是言情佳句。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词的上片写路遇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之情,下片写由怀人引起的愁思,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怅惘之感,层层深入,曲折回环,把词人暮春傍晚时分的满腹愁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此词用语精美,意境幽雅,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创作背景:
贺铸一生沉湎于仕途不得志的悲苦中,抑郁寡欢,并把这种愁苦之情倾泻在诗词作品中,这首词大约作于作者晚年退居苏州期间,词人一生所识女子甚多,但“心有灵犀一点通”者,却屈指可数,词人明知和那位女子的恋情没有结果,但又无法割舍对她的思念,因此愁苦不已。
这首《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就是词人在这种心境下写成的,它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寡欢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