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东郊静无人,又一番芳意成虚。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暮西园

宋·王安石

南陌东郊静无人,又一番芳意成虚。

料得小园行径处,柳条将绿未绿时。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是北宋变法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以散文最为突出,诗歌也独具特色,风格遒劲,语言简练。

译文

南面的田野和东郊的路上寂静无人,又一年的美好春意白白地流逝了,料想那西园小径边,柳树应该刚刚抽出嫩绿的新芽,却还未完全变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南陌东郊静谧无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流逝的惋惜之情,通过“柳条将绿未绿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即将结束但尚未完全逝去的微妙时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前两句“南陌东郊静无人,又一番芳意成虚”直接点出了春天的寂静和美好春意的流逝,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后两句“料得小园行径处,柳条将绿未绿时”则通过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即将结束但尚未完全逝去的微妙时刻,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整首诗在表达上含蓄而深沉,情感真挚而动人,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退居金陵时所作,当时,他面临着政治上的挫折和人生上的困境,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惋惜,在这首诗中,他以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领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佳作,更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和情感感悟的深刻诗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