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虽然您提到的关键词“断云微雨养花天,暖日和风困人时”并未直接出现在这首词中,但“无边丝雨细如愁”与“断云微雨”意境相近,且整首词描绘了与关键词相似的温婉细腻、略带愁绪的春日景象,故以此词作为解析对象。)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及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位,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徙郴州,编管横州、雷州等地,秦观善诗赋策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尤工词,为北宋婉约派重要作家,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才能,尤以婉约之词著称于世,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劝善录》、《逆旅集》等。
译文:
带着轻微的寒意,我独自登上小楼,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恰似梦境,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释义:
此词以柔婉曲折的笔触,写了伤春怀旧之情,全词情调哀伤凄婉,是秦观词风的代表作,上片写登楼望远所见到的早春景色,抒情主人公眼中的景色无不带有凄凉黯淡的色彩;下片写主人公由室外回到室内,触景生情,因怀念远人而愁苦万状。
赏析: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怜流水去无踪,绊愁何日东还”的慨叹,时光与年华的流逝,春花秋月的无常,是那样的令人无奈,每当春天来临,人们的新愁旧恨就会随着春风春雨飘忽而起,词人面对此景此情,怎能不感到伤悲呢?
“漠漠轻寒上小楼”,起笔就为全词笼罩了一层凄迷的气氛,轻寒的天气,使人在清晨感到了凉意,仿佛已是深秋,这“漠漠”二字,不仅写出了“轻寒”的弥漫,而且表现了空寂无聊、孤单惆怅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使人仿佛看到了她轻蹙的眉头,忧郁的眼波。
“无边丝雨细如愁”,这惹人的“丝雨”既是对春雨的生动描绘,又是抒情主人公愁绪的象征,这无边的细雨,绵绵不断,正如她心中无边无际的愁绪难以断绝。
创作背景:
此词大约作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贬居处州时所作,秦观在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官太学博士,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新党得势,旧党遭贬,秦观出为杭州通判,旋贬监处州酒税,又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在贬谪生涯中,秦观往往通过抒写凄迷哀婉的咏春词,寄托自己的无限感伤和惆怅,这首《浣溪沙》词,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