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高楼远眺
唐·李中
独立高楼望郊原,但凝眸堪画宜诗。
烟霞缭绕青山外,禾黍盈畴绿水边。
风暖花红春意满,日长人静午梦闲。
此情此景谁能解,唯有孤云共我知。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李中的诗作在当时颇受好评,但后世对其研究相对较少,留存下来的作品也不多。
译文
独自登上高楼眺望郊外的原野,只需定睛凝视,眼前的景色便如同画卷般美丽,适宜入诗,青山之外烟霞缭绕,绿水之畔禾黍满田,春风和煦,花朵红艳,春意盎然;日长人静,午后的梦境闲适悠然,这样的情景谁能理解呢?只有那孤云与我相知相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上高楼远眺郊原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眼前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诗中“烟霞缭绕青山外,禾黍盈畴绿水边”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青山绿水、烟霞缭绕的田园风光;“风暖花红春意满,日长人静午梦闲”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温暖和午后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高楼远眺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独立高楼望郊原”一句,点明了诗人的位置和动作,为全诗定下了远眺和静观的基调,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描绘青山绿水、烟霞缭绕、花红春意等自然元素,进一步渲染了眼前的美景和诗人的心境。
诗中的“但凝眸堪画宜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和感慨,认为这样的景色既如画般美丽,又适宜入诗,而“此情此景谁能解,唯有孤云共我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孤独心境的抒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李中作为一位唐代诗人,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感到孤独和无奈,于是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追求,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孤独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