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浪荡子
唐·李廓
恰才柳陌罢风流,又向花街趁芳妍。
谁肯厌厌长夜坐,满庭清景对婵娟。
作者简介
李廓,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的诗作以描写市井生活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虽然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并不占据显赫地位,但仍有不少佳作流传至今。
译文
刚刚才在柳巷结束了风流韵事,又转身奔向花街去追逐那些娇艳的花朵,有谁愿意在这漫长的夜晚里郁郁寡欢地坐着,错过满庭的清新景色和皎洁的月光呢?
释义
“恰才柳陌罢风流”描述了主人公刚刚结束在柳巷(古代常指风月场所)的风流生活;“又向花街趁芳妍”则表明他又转向了花街(繁华的街道,多指女子聚集之地)去追逐新的欢愉。“谁肯厌厌长夜坐,满庭清景对婵娟”则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主人公不愿在夜晚独自忧愁,而是愿意享受眼前美好的景色和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浪荡子的视角,描绘了他对风月场所和繁华街道的留恋与追逐,展现了唐代市井生活的某些侧面,诗中“柳陌”和“花街”作为两个典型的场景,不仅富有画面感,也寓意着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恰才”和“又向”两个词语的连用,突出了主人公生活的放荡不羁和随心所欲,而结尾的反问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对眼前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晚唐时期的社会风气和市井生活有关,晚唐时期,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市井生活丰富多彩,这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诗人可能也通过这首诗来反映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道德规范的淡漠等,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即珍惜眼前美好时光,享受生活的乐趣。
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的社会风气和市井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