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叹白发
唐·杜牧
看看又早中年过,白发鬓边多。
岁月不饶人易老,镜中无奈奈蹉跎。
(注:此诗为根据题目要求及意境虚构之作,杜牧并未留下与此完全一致的诗句,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首虚构的诗进行。)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擅长七言绝句,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作风格俊爽峭健,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看看自己,又早早地过了中年,鬓边增添了许多白发,岁月从不饶人,人容易老去,面对镜中的自己,只能无奈地感叹时光的蹉跎。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感慨,首句“看看又早中年过”直接点出诗人已步入中年,且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次句“白发鬓边多”则通过具体的形象——白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时间流逝的感受,后两句“岁月不饶人易老,镜中无奈奈蹉跎”则是对前两句情感的深化,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无奈与叹息。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简单的叙述和形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诗人以“看看”二字开头,既表现了时间的匆匆流逝,又透露出一种自我审视的意味,而“白发鬓边多”一句,则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使这种时间流逝的感受更加直观和强烈,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情感,将个人的无奈与岁月的无情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而悲壮的美感。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杜牧或类似文人在晚唐时期的一种普遍心境,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实际上也在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这种情感在晚唐文学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