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雨后荷塘》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朱帘画舫那人儿,林影荷香雨霁时。
碧水悠悠映天光,微风拂面动心池。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译文:
在那装饰着红色帘幕的画舫中,坐着那位佳人,当雨停后,树林的影子和荷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碧绿的池水悠悠地映照着天空的光芒,微风轻轻拂过脸庞,触动了心中的情感之池。
释义:
本诗描绘了雨后荷塘的美景,以及在这样的美景中,画舫中的佳人所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雨后荷塘的清新、宁静与佳人的内心世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美好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雨后荷塘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句“朱帘画舫那人儿”点明了人物和场景,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次句“林影荷香雨霁时”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荷塘的清新与宁静,为人物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环境,后两句则通过“碧水悠悠映天光”和“微风拂面动心池”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全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清照的早期生活阶段,当时她生活优裕,家庭和睦,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和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她以雨后荷塘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李清照作为一位女性诗人的细腻情感和敏锐观察力,她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将其转化为动人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