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隐机行
唐·李峤
保无虞端可藏机,观有衅方堪入境。
云深雾重难寻迹,水阔山长易隐身。
静待时机谋远略,深藏不露待风云。
一朝风起云涌日,直上青云展大鹏。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李峤虽为唐代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同时也擅长撰写政论文章,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确保没有危险时方可隐藏机谋,观察到有可乘之机时才可深入敌境,云雾深重难以寻觅踪迹,水面宽阔山峦绵长容易隐藏身形,静静地等待时机以谋划长远策略,深藏不露以待风云变幻,一旦风起云涌之时到来,便如大鹏展翅直上青云。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复杂局势时的谨慎与智慧,首句“保无虞端可藏机”强调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隐藏自己的机谋;次句“观有衅方堪入境”则指出要观察到有可乘之机时才可采取行动,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云雾、山水等自然景象,隐喻了隐藏身形、静待时机的策略。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喻,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复杂局势中的谨慎与智慧,首联和颔联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强调了隐藏机谋和观察时机的重要性;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比喻大鹏展翅,进一步突出了静待时机、一举成功的策略,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激烈,作者李峤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深感时局艰难,需要谨慎行事,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复杂局势时的态度和策略:既要保持警惕、确保安全,又要善于观察时机、果断行动,他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比喻大鹏展翅,寄托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