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弄儿景致非俗,三般儿巧笔堪图。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画

宋·秦观

一弄儿景致非俗,

三般儿巧笔堪图。

远山如黛映秋水,

近树含烟带晚芜。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秦观少有才名,早年研习经史,熙宁十年(1077年)进士及第,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后贬谪历次加重,最终于元符三年(1100年)死于藤州,秦观善诗赋策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词情感细腻,婉约柔媚,多写男女情爱,哀婉动人,有《淮海集》等传世。

译文

这一片景致绝非寻常之景,

用三支画笔也难以完全描绘其美妙。

远山如同黛色一般映衬着清澈的秋水,

近处的树木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带着傍晚的荒芜气息。

释义

“一弄儿景致非俗”意指这片景色非同一般,有着脱俗之美;“三般儿巧笔堪图”则表达了即使是最巧妙的画笔也难以完全捕捉其神韵,后两句则具体描绘了景色的细节,远山、秋水、近树、晚烟,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是秦观题画之作,通过对画中景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诗中“一弄儿景致非俗”与“三般儿巧笔堪图”两句,既点出了画作的非凡之处,也表达了诗人对画家技艺的赞赏,后两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画中的远山、秋水、近树、晚烟等景物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秦观作为婉约派词人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秦观在观看一幅画作后有感而发所作,秦观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他的诗词作品中不乏对自然美的描绘和赞美,这首《题画》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对画中景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学才华,在秦观看来,这幅画作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这正是他所追求和向往的。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