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这蚁穴蜂衙,再不入虎窟龙潭。的释义

春秋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破阵子·壮志难酬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跃马横戈壮志酬,雄心欲揽九天秋。

风云变幻无常势,世事浮沉似水流。

跳出这蚁穴蜂衙,再不入虎窟龙潭。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诗人、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博学多才,诗文俱佳,有“龚派”之称,其诗作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批判,风格瑰丽奇特,情感激越。

译文

跃马横戈,本欲实现壮志豪情,想要将秋天的九天都揽入怀中,但风云变幻莫测,世事如流水般浮沉不定,我决心跳出这如同蚁穴蜂衙般的小天地,从此再也不踏入那凶险如虎窟龙潭的境地,即便醉卧沙场,你们也不要笑话我,因为自古以来,征战沙场的人又有几人能够平安归来呢?

释义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通过“跃马横戈”的壮志与“风云变幻”的无奈对比,展现了作者面对复杂多变的世事时的无奈与决绝,而“跳出这蚁穴蜂衙,再不入虎窟龙潭”则直接表达了作者想要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

赏析

龚自珍的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深刻思考,词中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追求自由的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中的“蚁穴蜂衙”与“虎窟龙潭”等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既形象地描绘了现实的残酷与束缚,又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创作背景

龚自珍生活在清朝晚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他虽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多次遭贬,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深感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紧密相连,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充满悲愤与决绝的词作,通过这首词,龚自珍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批判和对自由的向往,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