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存孝今朝丧,多曾出力建功劳。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李存孝歌

唐·周昙

英雄存孝今朝丧,多曾出力建功劳。

问罪旗前回死马,仇雠帐里放归袍。

奸邪自古常遗恨,忠孝何曾得尽酬。

空使后人兴叹处,满山陵树似云涛。

作者简介

周昙,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晚唐时期,他的诗作多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通过诗歌形式对历史进行评论和反思,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周昙的诗风质朴而深沉,善于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历史情感和思考。

译文

今日英雄李存孝已然丧命,他曾多次出力建立了赫赫功劳。

在问罪的旗帜前他只能无奈地回望死马(象征失败),在仇敌的营帐里却意外地被放归(可能是虚构的情节,表达遗憾)。

自古以来奸邪之人常常留下遗憾,而忠孝之士又何时能得到完全的回报呢?

只留下后人在此兴叹不已,满山的陵墓和树木如同翻滚的云涛一般,诉说着无尽的哀思。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李存孝这位历史英雄的惋惜和哀悼,李存孝作为一位勇猛善战、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却最终遭遇了不幸的结局,诗人通过描绘李存孝的遭遇,表达了对忠孝之士未能得到应有回报的遗憾,同时也对历史上的奸邪之人进行了谴责。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采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得情感更加鲜明和深刻,诗人通过“问罪旗前回死马”与“仇雠帐里放归袍”的对比,展现了李存孝命运的无奈和遗憾。“满山陵树似云涛”的描绘,也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宏大的氛围,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震撼力。

在主题上,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李存孝个人的哀悼和惋惜,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忠奸不分的愤慨和对忠孝之士未能得到应有回报的同情,这种情感在晚唐时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晚唐时期的社会环境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忠奸不分的现象时有发生,诗人周昙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慨,同时也通过李存孝这一历史人物的遭遇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李存孝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其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也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