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儿家将都悲戚,只因带酒损忠良。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陵泣别图

唐·汪遵

北塞山前远树苍,

义儿家将都悲戚。

只因带酒损忠良,

泪洒西风泣数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汪遵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汪遵,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全之,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初为小吏,后折节读书,隐居山林,曾应进士举,不第,著有《汪遵集》一卷,今存诗一卷,多咏史之作,风格清新,语言质朴,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在北塞的山前,远处的树木苍翠欲滴,李陵与他的义儿家将们个个面露悲戚之色,只因为那次酒后失言,损害了忠良之士的名声,使得李陵在西风中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李陵因酒后失言而陷入困境,导致自己与部下面临分离,心中充满悲伤与自责的情景,北塞山前的景色虽美,但李陵与部下的心情却沉重无比,他们因李陵的过失而深感痛心,泪水在风中洒落。

赏析

这首诗以李陵泣别为题材,通过描绘北塞山前的景色与人物内心的情感,展现了李陵因酒后失言而带来的严重后果,诗中“义儿家将都悲戚”一句,生动地表现了李陵部下的忠诚与悲伤,而“只因带酒损忠良”则点明了李陵过失的根源,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李陵内心的痛苦与自责。

创作背景

李陵是西汉时期的将领,因战败投降匈奴而备受争议,汪遵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是受到了李陵故事的启发,想要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李陵遭遇的同情与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关注与思考,以及对于忠诚与背叛、过失与责任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在唐代,咏史诗是一种流行的文学体裁,汪遵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也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