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纸功名百战身,转头高冢卧麒麟。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15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像

唐·白居易

英主山河固,谋臣道义亲。

深谋藏巧捷,大胜不言神。

小寇何劳缚,真龙岂易驯。

常思李太尉,儒将道弥敦。

半纸功名百战身,转头高冢卧麒麟。

如何万古英雄气,祗合当年石尉尘。

(注:此诗为白居易所作关于唐代名将李愬的题画诗,半纸功名百战身,转头高冢卧麒麟”为关键句,常被单独引用以赞颂英雄人物的功绩与归宿。)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贴近民生,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凭借半纸功名,历经百战之身;转眼间,英雄已逝,高冢之上,麒麟静卧,为何那万古流传的英雄气概,最终只化作当年石崇(西晋富豪,此处借指富贵无常)身边的尘埃?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英雄人物李愬一生的辉煌与最终的归宿,前半句“半纸功名百战身”强调了李愬通过无数战斗获得的荣誉和地位,而“转头高冢卧麒麟”则表达了英雄虽逝,但其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却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如同高冢之上静卧的麒麟,象征着尊贵与不朽。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高度概括了李愬一生的传奇经历,诗人通过对比“百战身”与“高冢卧麒麟”,展现了英雄从辉煌到消逝的悲壮历程,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无限敬仰和惋惜之情,诗句中蕴含的历史沧桑感和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唐朝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宦官专权,朝政腐败,诗人通过对李愬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循环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