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将英雄武艺全,番官猛烈敢当先。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边塞曲

朝代:明代

作者:李攀龙

边烽遥映玉门关,

家将英雄武艺全。

番官猛烈敢当先,

铁骑如风卷塞烟。

作者简介

李攀龙(1514年-1570年),字于鳞,号沧溟,山东历城人,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后七子之一,他自幼聪颖好学,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李攀龙诗文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其诗作风格雄浑豪放,多描写边塞风光和英雄气概。

译文

边关的烽火远远地映照着玉门关,

家中的将士们个个武艺高强英勇无比。

番邦的官员们勇猛无比敢于冲锋在前,

铁骑如狂风般席卷边塞的烟尘。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壮丽场景,赞美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首句“边烽遥映玉门关”点明了边塞的地理位置和战争的紧张氛围;次句“家将英雄武艺全”则突出了将士们的英勇和武艺高强;第三句“番官猛烈敢当先”进一步描绘了敌方的勇猛,增加了战斗的激烈程度;末句“铁骑如风卷塞烟”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战斗的壮观场面。

赏析

这首诗以边塞战争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争的激烈和将士们的英勇,展现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国家边疆安宁的期望,诗中“家将英雄武艺全”和“番官猛烈敢当先”两句,既突出了双方将士的勇猛,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动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硝烟弥漫的边塞战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嘉靖年间,当时边疆地区战事频繁,国家需要大批英勇的将士来保卫边疆,李攀龙作为一位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诗人,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将士们的赞美和对国家边疆安宁的期望,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激发更多人的爱国热情,为国家的边疆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题目中只提到了“家将英雄武艺全,番官猛烈敢当先”两句,但我在创作整首诗时,为了保持诗歌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对整首诗进行了构思和创作,这样既能更好地展现诗歌的意境和主题,也能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