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摇光凝泪眼,远山无色淡愁眉。全诗是什么?

生辉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思

秋水摇光凝泪眼,远山无色淡愁眉。

西风渐紧寒衣薄,明月何时照我归。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煜

朝代:五代十国(南唐)

作者简介

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所作之词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译文

秋水在微光中闪烁着,仿佛凝聚着泪眼般的哀愁;远处的山峦失去了色彩,就像淡淡的愁眉一般,西风渐渐变得猛烈,身上的衣裳显得单薄,明月啊,你何时能照亮我回家的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思乡之情,首句“秋水摇光凝泪眼”以秋水比喻泪眼,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哀伤;次句“远山无色淡愁眉”则以远山无色来比喻愁眉,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绪,后两句“西风渐紧寒衣薄,明月何时照我归”则通过西风、寒衣、明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归期无望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和次句以秋水和远山为喻,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后两句则通过西风、寒衣、明月等意象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哀愁之感。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李煜作为词人的高超技艺,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深沉情感,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既含蓄又直接,既深沉又明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煜被俘后,身处异乡、思念故国的时期,作为南唐的最后一位国君,李煜在亡国后被俘至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身处异乡,思念故国和亲人,内心充满了愁绪和无奈,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愁绪和思乡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