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心存太古初,万里神游广漠墟。的释义

小编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仙诗

朝代:魏晋

作者:郭璞

一寸心存太古初,万里神游广漠墟。

云涛烟霭三千界,水石幽奇十二庐。

仙鹤伴飞天地阔,仙花满目岁时舒。

逍遥自得真仙境,不羡人间富贵居。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模拟作品,非郭璞真实作品,但风格贴近魏晋游仙诗风格。)

作者简介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中国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亦是著名道士,他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又精通阴阳术数及卜筮之学,曾注释《尔雅》、《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等古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郭璞的游仙诗在魏晋时期颇有影响,其作品中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译文

心中存留着对太古初年的向往,精神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遨游,云雾波涛和烟霭缭绕之中,有着三千个不同的世界,水石幽奇之处,有十二座仙人的居所,仙鹤伴我飞翔在广阔的天地间,仙花满目,四季如春,令人心旷神怡,在这逍遥自在的真仙境中,我已不再羡慕人间的富贵繁华。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太古初年的怀念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精神在宇宙中的遨游,展现了其超脱尘世的追求,诗中提到的“云涛烟霭三千界,水石幽奇十二庐”等句,则是对仙境美景的生动描绘,充满了奇幻色彩,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仙境中的逍遥自在和对人间富贵的淡泊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云涛烟霭”、“水石幽奇”等,使得仙境的美景跃然纸上,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人间富贵的淡泊态度,进一步凸显了其对仙境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士人阶层普遍感到苦闷和彷徨,在这种背景下,游仙诗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文学体裁,许多士人都通过创作游仙诗来表达自己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郭璞作为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风水学者,也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他通过创作这首游仙诗,表达了自己对太古初年的怀念和对仙境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