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百年留在,故都琼树,依旧动春风。
作者及朝代
作者:赵鼎(1085年-1147年)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赵鼎,字元镇,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词人,他曾任宰相,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贬至岭南,最终死于贬所,赵鼎一生忠诚正直,文学造诣深厚,其词作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沉郁顿挫,情感真挚。
译文
客居他乡哪里知道岁月已悄然流逝,忽然惊觉春天已悄然来到小桃枝头,这天涯海角般凄凉的地方,却让我记起了当年繁华的全盛时光。
花儿在风中摇曳生姿,月光如水般流淌,宫殿在五彩云霞中若隐若现,这分明就像一场华胥国的梦境,回首往昔,百年时光仿佛留在故都那琼枝玉叶般的树木上,它们依旧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释义
这首词通过对比客居异乡的凄凉与昔日故都的繁华,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悲凉,词中“百年留在,故都琼树,依旧动春风”一句,更是将词人对故都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
赏析
这首词以建康(今南京)上元节为背景,通过描绘眼前之景与回忆中之景的对比,展现了词人对故都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词中“客路那知岁序移”一句,写出了词人客居他乡的孤独与无奈;“忽惊春到小桃枝”则通过春天的到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下片“花弄影,月流辉”等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眼前的美景,但紧接着的“分明一觉华胥梦”却将这一切美好都化为了虚幻的梦境,回首百年留在,故都琼树,依旧动春风”一句,更是将词人对故都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推向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赵鼎被贬至建康期间,当时,赵鼎因反对秦桧的议和政策而遭到贬谪,身处异乡的他深感孤独与无奈,在上元节这个本该热闹非凡的日子里,词人却只能独自面对眼前的凄凉景象,不禁勾起了他对往昔繁华时光的深深怀念,他写下了这首词,以表达自己对故都的眷恋和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