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宋·陈克
黄柳垂丝风袅袅,红葵折笋露涓涓。
等闲老却铅华粉,绿阴满青子累累。
懊恼隔帘幽梦断,无聊卷幔晚风眠。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克(1081年-1137年),字子高,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南宋文学家、词人,绍兴初,以吕祉荐,授江阴军签判,未赴而卒,有《赤城词》。
作者简介
陈克是南宋初期的著名词人,其作品以婉约细腻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他的词风清新脱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陈克在词坛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黄色的柳枝垂下如丝般轻柔的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曳;红色的葵花和折断的竹笋上,露珠涓涓流淌,轻易地就让那美丽的容颜老去,而绿树成荫,果实累累挂满枝头,因隔着帘子而懊恼好梦被打断,无聊地卷起窗帘,在晚风中入睡,心中有多少闲愁啊,就像那追逐着芭蕉雨的梦境一样,难以捉摸。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初夏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老的感慨,上片以黄柳、红葵、绿阴等意象,展现了初夏的生机与美丽,但“等闲老却铅华粉”一句,透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惋惜,下片则通过“懊恼隔帘幽梦断”等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烦闷与愁绪。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词人对人生、时光的深刻感悟,上片通过对黄柳、红葵、绿阴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但“等闲老却铅华粉”一句,却将这份美好与易逝的哀愁紧密相连,使整首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下片则通过“懊恼”、“无聊”等词语,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烦闷与无奈,而“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一句,则将这种愁绪与梦境、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陈克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人生的一些困境或挑战,对时光流逝、青春易老有着深刻的感受,通过描绘初夏的自然景象,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青春易逝的无奈与惋惜,这首词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