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唐·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溪上招提烟中树,看时见三两樵渔。
作者及朝代
作者:崔道融,字东瓯,晚唐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崔道融,生卒年不详,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唐末诗人,曾避乱入闽,工诗,与司空图、方干等为诗友,有《东瓯集》传世。《全唐诗》录存其诗近二百首,崔道融的诗作多写山水田园、民生疾苦,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无华,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我坐在溪边,眼看着乌云携带着猛烈的雨水,喷洒在前方的山峦上,而此地却依然晴朗,溪边那座寺庙(招提)掩映在烟雨朦胧的树林之中,远远望去,依稀可见三两个樵夫和渔夫的身影。
释义
坐看:坐着观看。
黑云衔猛雨:乌云携带着猛烈的雨水。
喷洒:形容雨水倾泻而下。
招提:梵语,意为四方之僧房,此处泛指寺庙。
烟中树:烟雨朦胧中的树木。
樵渔:樵夫和渔夫,泛指山野间的劳动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坐在溪边,观赏自然景象的生动画面,前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与本地晴朗的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景象的瞬息万变和奇妙,后两句则通过“溪上招提烟中树,看时见三两樵渔”的描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处的寺庙和劳作中的樵夫、渔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间生活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情怀。
创作背景
崔道融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诗人可能因不满现实,而寄情山水,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山野生活,来表达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逃避,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间烟火气息的珍视,通过对比自然景象的变幻莫测与人间生活的平静安宁,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