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点绛唇·重阳
宋·赵明诚
幺(yāo)东篱误约陶元亮,过了重阳。
两日闲窗,凄凄不似秋光。
淅沥(xī lì)黄昏,滴破愁肠。
暗觉伤神,奈向东风醉折芳。
作者及朝代
作者:赵明诚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赵明诚(1081年-1129年),字德甫,山东诸城人,宋代著名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同时也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他在金石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与李清照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和研究,著有《金石录》,赵明诚的词作虽不如李清照那样广为人知,但也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译文
在东篱边误了与陶元亮(陶渊明)的约会,重阳节已经过去了,这两天闲坐在窗前,心中凄凉,完全不像秋天的景色那般宜人,黄昏时分,细雨淅沥,仿佛滴破了我的愁肠,暗自觉得伤感,无奈只能在春风中醉折花枝,聊以自慰。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重阳节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首句“幺东篱误约陶元亮”以陶渊明的典故引入,暗示词人错过了与友人(或理想中的隐逸生活)的相聚。“过了重阳”点明时间,引出下文对秋日景象的描写。“两日闲窗,凄凄不似秋光”表达了词人对当前处境的不满与无奈。“淅沥黄昏,滴破愁肠”以细雨为喻,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愁绪。“暗觉伤神,奈向东风醉折芳”则透露出词人在愁苦中寻求解脱,试图通过醉折花枝来暂时忘却烦恼。
赏析
这首词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词中运用了陶渊明的典故,既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又巧妙地表达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词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得益彰,使得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赵明诚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金石学家和文物收藏家,赵明诚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且经历了与妻子李清照的分离与重逢,重阳节本是家人团聚、登高望远的节日,但词人却在此刻感到孤独与失落,这可能与他的个人遭遇有关,宋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也可能对词人的心境产生了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