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妃怨
宋·曹豳
雨打湘灵五十弦,唤起骚人万古怨。
间阻风吹散楚岫云,水淹断蓝桥路。
苏小魂销金缕曲,嬴女肠断玉箫声。
斑竹一枝千点泪,湘江烟雨不知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曹豳(bīn),字西士,号东畎(guǎn)老人,南宋瑞安(今属浙江)人。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曹豳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生平事迹多见于地方志书,他学识渊博,品行高洁,曾以特奏名入仕,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仕途并不显赫,晚年归隐田园,以诗酒自娱,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湘水女神弹奏着五十弦的瑟,唤起了诗人万古的哀怨,风吹散了楚地山峰上的云雾,大水淹没了蓝桥的道路,苏小小的魂魄在《金缕曲》中消散,弄玉因思念萧史而肠断于玉箫之声,斑竹上每一枝都带有千点泪痕,湘江上的烟雨让人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水女神、苏小小、弄玉等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以及自然景象(如风吹散云、水淹断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怨和愁绪,诗中“间阻风吹散楚岫云,水淹断蓝桥路”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和阻隔。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湘水女神的哀怨、苏小小的魂魄消散、弄玉的肠断等,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和忧伤的意境,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烘托情感,如风吹散云、水淹断路等,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饱满和动人。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还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含蓄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遭遇和时代背景有关,南宋时期,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可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难,从而产生了深深的哀怨和愁绪,诗人也可能在个人的生活中遭遇了一些挫折和不幸,使得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奈,这些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