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帅鼓铜锣一两敲
朝代:明代
作者:戚继光
帅鼓铜锣一两敲,辕门里外列英豪。
三军肃穆旌旗展,万马奔腾战鼓擂。
号令如山传远近,将士用命赴刀山。
边关烽火连天起,誓斩楼兰报国家。
作者简介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东牟(今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他自幼便立志效国,通晓兵法,善于治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他著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两部军事名著,被誉为“民族英雄”、“抗倭英雄”。
译文
帅鼓和铜锣轻轻敲响了一两下,军营的辕门内外排列着英勇的将士,三军将士庄严肃穆,旌旗高高飘扬,万马奔腾,战鼓声声震天响,号令如山般严明,迅速传遍远近,将士们听从命令,勇往直前,哪怕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辞,边关的烽火连天而起,我们誓要斩下敌人的首级,报效国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军营中的庄严景象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首联“帅鼓铜锣一两敲,辕门里外列英豪”点明了军营的紧张和将士们的英勇;颔联“三军肃穆旌旗展,万马奔腾战鼓擂”进一步渲染了军营的肃穆和战前的紧张气氛;颈联“号令如山传远近,将士用命赴刀山”表现了军令的严明和将士们的忠诚勇敢;尾联“边关烽火连天起,誓斩楼兰报国家”则表达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和豪情。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军营的庄严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充满了浓厚的军事色彩和爱国情感,诗人通过帅鼓、铜锣、辕门、英豪、旌旗、战马、战鼓等意象,构建了一个紧张而庄严的军营场景,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忠诚,诗人还通过“号令如山”、“赴刀山”等词语,强调了军令的严明和将士们的勇敢无畏,尾联则以“誓斩楼兰报国家”表达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和豪情,使全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戚继光在镇守边疆时所作,当时,明朝边境时常受到蒙古等部族的侵扰,边疆形势十分严峻,戚继光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将领,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军营的庄严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表达了自己保家卫国的决心和豪情,他也希望通过这首诗来激励将士们更加勇敢地抗击敌人,保卫国家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