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远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传芳信归鸿杳杳,盼音书双鲤迟迟。
天涯路远情难寄,月满西楼梦易迷。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他是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译文
传递芬芳信息的归雁已经远去,杳无踪迹,我殷切地期盼着你的书信,却只见双鲤(古代书信的代称)迟迟不来,天涯路远,我的深情难以寄达,月满西楼之时,我的梦境却容易迷失。
释义
传芳信:传递美好的信息或消息。
归鸿:归雁,比喻远方来的人或书信。
杳杳:深远的样子,形容难以追寻或到达。
双鲤:古代有“鱼传尺素”之说,故以双鲤代指书信。
迟迟:缓慢的样子,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赏析
这首《寄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期盼,首句“传芳信归鸿杳杳”以归雁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信息的遥远与难以追寻;次句“盼音书双鲤迟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书信的殷切期盼,但现实却是书信迟迟不来,增添了无尽的愁绪,后两句“天涯路远情难寄,月满西楼梦易迷”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思念之情,天涯路远,情感难以传达,月满之夜,梦境却容易迷失,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纳兰性德风格的抒情佳作。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一生情感丰富,对友情、爱情都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寄远》很可能是他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因思念远方的友人或亲人而创作的,当时,纳兰性德可能身处异地,与友人或亲人相隔甚远,书信往来不便,因此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纳兰性德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他善于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到诗歌创作中,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