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凤城观景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异日图将此景,掩只待归去凤城夸。
山川如画映晴霞,水榭楼台绕翠华。
风送花香人欲醉,云开日暖鸟声哗。
此情此景难描画,唯有诗情寄天涯。
异日图将此景,掩只待归去凤城夸。
(注:为符合您的要求,我在诗中两次使用了“异日图将此景,掩只待归去凤城夸”作为关键词,但在实际创作中,这样的重复较为少见,不过,为了符合您的指令,我保留了这一设定,需要说明的是,经过考证,历史上李清照并未创作过此诗,以下解析为虚构内容。)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情真意切,语言清丽,善用白描手法,被誉为“易安体”。
译文
将来有一天我要把这里的景色画下来,收藏起来,只等回到凤城时向人夸耀,这里的山川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映照着晴朗的云霞,水榭楼台环绕着翠绿的华盖,微风吹送着花香让人陶醉,云开日出天气温暖鸟鸣声嘈杂,这样的情景难以用画笔描绘,只有用诗情寄托在天涯,将来有一天我要把这里的景色画下来,收藏起来,只等回到凤城时向人夸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见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她对这片美景的热爱和留恋,诗人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将这里的景色画下来,带回凤城向人夸耀,展现了她对这片美景的珍视和自豪。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描绘山川、水榭、楼台、花香、鸟声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个美丽而宁静的意境,诗人通过“异日图将此景,掩只待归去凤城夸”的反复吟咏,表达了她对这片美景的深深眷恋和期待,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是李清照在一次游历中,被某地的美丽景色所深深吸引而创作的,当时,她正身处异乡,远离了繁华的凤城(可能指当时的都城或她的故乡),但眼前的美景却让她心生欢喜和留恋,她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将这里的景色画下来,带回凤城向人夸耀,以此表达她对这片美景的珍视和自豪,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