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芝峰下杨梅坞,看松未了催归去。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山行

唐·李暮云

瑞芝峰下杨梅坞,看松未了催归去。

云深路远日已斜,满目青翠心自驻。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暮云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作品多见于山水田园题材,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之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虽然历史文献中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感受到他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文人情怀。

译文

在瑞芝峰下的杨梅坞里,我正沉醉于观赏松树的美景,却被人催促着要回去,山路蜿蜒,云雾缭绕,天色已晚,夕阳斜照,但眼前的满山青翠让我心生留恋,脚步不由自主地停留。

释义

瑞芝峰:虚构的山峰名,象征着高洁与祥瑞。

杨梅坞:指种有杨梅树的山谷,增添了场景的幽静与果香。

看松未了:表示诗人对松树美景的欣赏还未尽兴。

催归去:有人或事催促诗人离开。

云深路远:形容山路曲折,云雾弥漫,难以辨认方向。

日已斜:太阳西斜,天色将晚。

满目青翠:眼前一片绿色,形容自然景色生机勃勃。

心自驻:内心被美景吸引,不愿离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林画卷,诗人通过“瑞芝峰下杨梅坞”的设定,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意境,在观赏松树的过程中,诗人被其坚韧不拔、四季常青的品质所吸引,但突如其来的催促打破了这份宁静,使得诗人不得不面对即将离去的现实,即便是在“云深路远日已斜”的艰难归途中,诗人依然被“满目青翠”的景色所打动,内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留恋之情。

创作背景

虽然关于李暮云的具体生平事迹不详,但从这首诗中可以推测,诗人可能是在一次游历或隐居生活中,偶然间来到了瑞芝峰下的杨梅坞,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从而创作出了这首描绘山水之美的佳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无限热爱,在唐代,许多文人墨客都热衷于游历山水,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首诗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