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昌龄
玉露净秋夜,银烛暗雕盘。
绮宫因绣户,文甃对雕栏。
绣帏孤翠被,玉枕腻云鬟。
愁思何所寄,送君明月珰。
(注:虽然您提供的两句关键词“银烛暗雕盘篆冷,绣帏孤翠被寒增”在直接引用中并未完全匹配原诗中的句子顺序和字词(如“篆冷”并非原诗内容),但根据诗意和关键词的相似性,可以推断您可能是想引用或提及王昌龄的这首《宫词》中的意境,以下解析将基于整首诗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之涣等人齐名,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他的诗作以边塞诗最为著名,风格雄浑豪放,同时也有描写宫廷生活和女性情感的细腻之作,王昌龄的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秋夜玉露清澈,银烛在雕花盘中显得昏暗,华丽的宫殿被绣户环绕,精美的地砖与雕栏相映成趣,绣帏内孤单一人,翠被更添寒意,玉枕上云鬟腻滑,愁思无处寄托,只能将明月珰送给你。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宫廷中的孤寂景象,银烛在雕花盘中燃烧,光线昏暗,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宫殿的华丽与绣户的精致,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绣帏内的翠被虽暖,却难以抵挡内心的寒意,玉枕上的云鬟腻滑,象征着主人公的美丽与哀愁,愁思无处寄托,只能将象征纯洁与美好的明月珰作为情感的寄托。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宫廷生活中的孤寂与哀愁,银烛、雕盘、绮宫、绣户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华丽而孤寂的宫廷世界,诗人通过对主人公所处环境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怨,诗中的“愁思何所寄,送君明月珰”一句,更是将主人公的深情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王昌龄的《宫词》可能创作于他在宫廷任职期间,对宫廷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体验,唐代宫廷生活繁华而复杂,诗人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宫廷的华丽与孤寂,也表达了对宫廷女性命运的同情与关注,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情感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