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恨狂风尽把花摇憾,叹阳和又虚赚”,这两句诗出自元代诗人王和卿的《哨遍·咏燕子》,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哨遍·咏燕子》
元·王和卿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砌成新恨,和愁烦、记入当筵《金缕》曲,剪不断、离肠千缕。
恨狂风尽把花摇憾,叹阳和又虚赚。
东君也爱闲庭院。
凄凉夜雨,暗滴梨花,愁似个天。
作者简介
王和卿,元代散曲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大都(今北京市)人,与关汉卿友善,常出入于歌楼舞榭,与倡优伎女为伍,为人滑稽诙谐,善作谑词,所作散曲,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语言俚俗生动,谐谑幽默,在当时颇有影响。
译文
整个春天都没有收到远方亲人的书信,只见成对的燕子衔泥筑巢,它们筑成了新的愁恨,和着我的烦恼,一起记入了酒宴上弹奏的《金缕曲》中,那离愁别绪就像千条万缕的丝线,剪也剪不断,我怨恨狂风无情地摇撼着花朵,叹息着温暖的春光又白白地欺骗了我,就连春神也偏爱这清静的庭院,凄凉的夜雨,悄悄地滴落在梨花上,这愁绪就像那天边无尽的阴霾。
释义
这首曲以燕子为题,通过描绘燕子的活动,寄托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内心的愁苦,上片写燕子筑巢,引出新恨离愁;下片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愁绪的深重。
赏析
这首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燕子的生活场景,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通过“恨狂风尽把花摇憾,叹阳和又虚赚”等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无常、人生易老的感慨,而“凄凉夜雨,暗滴梨花,愁似个天”等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愁绪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整首曲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曲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王和卿生活在元代,那是一个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可能经历了与亲人的分离、对未来的迷茫等情感困境,从而产生了这首充满愁绪的曲子,作为一位与倡优伎女为伍的散曲家,作者也可能通过这首曲子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