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鸾凤和鸣
朝代:明代
作者:无名氏
红烛映双喜,金樽醉玉楼。
成合了鸾交凤友,匹配了燕侣莺俦。
百年佳偶今朝定,两心相悦此生修。
愿得年年花下醉,共看春色满神州。
作者简介
由于此诗作者为“无名氏”,因此无法提供具体的生平事迹,在明代,许多民间诗歌或佚名作品流传甚广,它们往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感和社会风貌,虽然作者不详,但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不容忽视。
译文
红烛高照映照着双喜的字样,金樽美酒让人在玉楼上沉醉,今日成就了鸾凤交颈的佳偶,配对了如燕侣莺俦般的美满伴侣,百年的好姻缘在今天确定,两颗心相互悦纳,此生将共同修行,愿年年都能在花前月下醉饮,一同欣赏春色满溢的神州大地。
释义
成合了鸾交凤友:形容男女双方结为夫妻,如同鸾鸟与凤凰相交,象征高贵和谐。
匹配了燕侣莺俦:比喻夫妻如燕子与黄莺般恩爱,形容夫妻情深意笃,生活和谐美满。
赏析
这首诗以喜庆的婚礼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婚夫妇的美好愿景,首联“红烛映双喜,金樽醉玉楼”营造出一种喜庆而温馨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成合了鸾交凤友,匹配了燕侣莺俦”则直接点题,用鸾凤、燕侣莺俦等美好意象,赞美了新人的完美结合,颈联“百年佳偶今朝定,两心相悦此生修”进一步强调了婚姻的牢固与双方情感的深厚,尾联“愿得年年花下醉,共看春色满神州”则表达了新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希望年年都能共享幸福时光,共同见证世间的美好。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的作者不详,但从内容来看,它很可能是一首反映明代民间婚礼习俗和人们美好愿望的诗歌,在明代,婚姻被视为人生大事,婚礼仪式隆重而热闹,人们往往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