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妆宝剑藏龙口,玉带红绒皇宣授。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赐剑带

唐·李隆基

金妆宝剑藏龙口,玉带红绒皇宣授。

威仪赫赫震乾坤,忠勇无双耀九州。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朝第八位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唐朝达到极盛之世,史称“开元盛世”。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之时的皇帝。

李隆基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后追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睿文宣武应天广运圣历孝元皇帝),庙号玄宗,葬于泰陵。

译文

金妆装饰的宝剑藏于龙口之中,红绒缠绕的玉带由皇帝亲自授予,其威仪赫赫震撼天地,忠勇无双的光辉照耀九州大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赐予臣子宝剑与玉带的场景,象征着对臣子忠勇与功绩的认可与嘉奖,金妆宝剑与玉带红绒,都是皇家尊贵与权力的象征,而“藏龙口”与“皇宣授”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赏赐的神圣与庄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皇帝赐予臣子宝剑与玉带的庄严场景,通过“金妆宝剑藏龙口”与“玉带红绒皇宣授”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皇家赏赐的尊贵与庄重,也体现了皇帝对臣子忠勇与功绩的高度认可。“威仪赫赫震乾坤,忠勇无双耀九州”两句,更是将臣子的威仪与忠勇精神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崇高的敬意与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玄宗时期对忠勇将领的嘉奖有关,唐玄宗在位期间,唐朝达到了极盛之世,国家繁荣昌盛,边疆稳定,为了表彰那些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唐玄宗经常赐予他们宝剑与玉带等贵重物品,以示嘉奖与尊重,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用以歌颂皇帝对忠勇将领的嘉奖与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唐玄宗时期对忠勇精神的崇尚与推崇,以及皇帝与臣子之间的深厚情谊与信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