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吞却一粒金丹,怕甚么六道轮回。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悟道》

朝代:明代

作者:张三丰

若吞却一粒金丹,怕甚么六道轮回。

心无挂碍身自在,不向人间争是非。

作者简介

张三丰,明代著名道士,武当派开山鼻祖,名通,字君宝,号三丰,辽东懿州人(今辽宁阜新),他集道学、武学、文学于一身,是武当派内家拳的祖师爷,也是太极拳的创始人之一,张三丰的生平颇具传奇色彩,被后世尊为“真人”,其著作《张三丰先生全集》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如果我能吞下那粒金丹(比喻修行得道,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我还怕什么六道轮回(佛教用语,指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不得解脱)的苦难呢?心中没有牵挂和障碍,身体自然逍遥自在,不再与世俗之人争夺是非对错。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张三丰对于修行得道的向往和对超脱六道轮回的渴望,通过“一粒金丹”的比喻,他描绘了自己修行达到的高深境界,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灵自由与超脱,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内心的平和与自在,以及对世俗纷争的淡然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张三丰以金丹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修行得道的境界,既富有哲理又易于理解,他通过对比修行前后的心态变化,展现了修行对于个人心灵成长的巨大作用,整首诗充满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境界的追求,体现了张三丰作为道教大师的深邃思想和豁达情怀。

创作背景

张三丰生活在明代,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思想活跃的时期,他深感世俗纷扰和人生无常,于是选择隐居山林,潜心修行,在长期的修行过程中,他逐渐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和修行的奥秘,并创作了许多反映其修行心得的诗词和著作。《悟道》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是张三丰修行心得的总结,也是他对修行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三丰对于修行得道的坚定信念和对于超脱境界的无限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