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落叶
唐·修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斜倚幽林如有恨,玉鳞飞后转堪伤。
作者及朝代
作者:修睦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修睦,唐代晚期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寓情于景,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绪,虽然他的作品传世不多,但每一首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雨后的闲田地里,层层叠叠的落叶染成了红色,回想起春天时它们繁茂的景象,谁能相信秋风竟如此无情,几片落叶随着流水远去,河边的暮色显得更加空旷,它们斜倚在幽深的树林中仿佛带着怨恨,如同美玉般的鳞片飞散后,更添了几分哀伤。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落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然变迁的感慨,诗中“重重落叶红”描绘了雨后落叶的鲜艳色彩,与“向春日”的繁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秋风的无情和岁月的沧桑,而“斜倚幽林如有恨,玉鳞飞后转堪伤”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将落叶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和哀伤。
赏析
这首诗以落叶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雨过闲田地”一句,既点明了时间(雨后),又描绘了场景(闲田地),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重重落叶红”一句,以鲜明的色彩和重叠的意象,突出了落叶的繁密和美丽,与后文的“秋风”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而“斜倚幽林如有恨,玉鳞飞后转堪伤”两句,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落叶赋予了人的情感,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动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感慨,又寄托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和哀伤。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秋日雨后,漫步于田野之间,看到落叶纷飞、满地红黄的景象,触景生情而写下的,诗人通过描绘落叶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自然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哀伤,这种情感在唐代诗歌中并不罕见,但修睦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意象,使这首诗在众多同类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