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月饮神龟
唐·李商隐
每遇月圆开北户,神龟时饮碧瑶玲。
寒光澈骨冰壶影,清韵盈怀玉露声。
云外仙踪何处觅,花间梦境几时醒。
长生不老非虚语,且向蓬壶问姓名。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响应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以下解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部分咏史诗也表现出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历史感。
译文
每当月圆之夜,北边的门户便悄然开启,神龟适时地饮用着那碧绿色的瑶玲之水,寒冷的月光穿透骨髓,如同冰壶中的倒影般清澈;清脆的声音盈满胸怀,仿佛玉露滴落时的声响,云外的仙踪何处去寻觅?花间的梦境又几时能够醒来?长生不老并非虚妄之言,不妨向那蓬莱仙岛询问姓名吧。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月圆之夜神龟饮水的神秘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氛围,诗中“北户”、“碧瑶玲”等意象,既富有神话色彩,又暗含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寓意。“寒光澈骨”、“清韵盈怀”等描写,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清冷与神秘。
赏析
本诗在构思上新颖独特,将月圆、神龟、碧瑶玲等意象巧妙结合,构建出一个充满神秘与幻想的仙境世界,在表达上,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月夜的清冷、神龟的灵动以及仙境的缥缈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还蕴含着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仙境的追寻,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创作背景
(虚构)据传,李商隐在晚年时期,对道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长生不老和仙境的向往,在一次月圆之夜,他独自漫步于庭院之中,望着皎洁的月光和静谧的夜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创作冲动,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神秘与幻想的《月饮神龟》,诗中不仅表达了他对长生不老的向往,还寄托了他对仙境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