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元
唐·吕岩
三千界外归初到,五百年前事总知。
欲向人间争识我,尘心犹自未全离。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授以丹诀,又遇火龙真君传以剑术,其后遍游江湖,传道度人,后被誉为“剑仙”、“酒仙”、“诗仙”,吕洞宾的形象广泛出现在民间故事、戏剧及影视剧之中,常被塑造为一位风度翩翩、行侠仗义的神仙形象。
译文
从三千世界之外刚刚归来,对于五百年前的事情全都知晓,想要向人间的人们展示我的真实身份,但心中的凡尘杂念还没有完全去除。
释义
“三千界外归初到”描绘了诗人(或仙人)从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归来的场景,暗示其超凡脱俗的身份和经历。“五百年前事总知”则进一步强调了其超凡的记忆力和对过往历史的深刻理解。“欲向人间争识我”表达了诗人想要与世人交流的愿望,但“尘心犹自未全离”又透露出其内心对于世俗情感的纠葛和未完全超脱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或仙人)超凡脱俗的形象和内心世界,首句“三千界外归初到”以宏大的宇宙空间为背景,突出了诗人的神秘和超凡;次句“五百年前事总知”则通过时间的跨度,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智慧和记忆,后两句则通过“欲向人间争识我”和“尘心犹自未全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世俗情感的纠葛和矛盾,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既表现了诗人的超凡脱俗,又揭示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中的大宗师,其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教思想和哲理,这首诗可能是在吕洞宾修炼有成、游历宇宙之后所作,通过描绘自己从三千世界之外归来、对五百年前事情了如指掌的形象,吕洞宾表达了自己对于道教修炼和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通过“欲向人间争识我,尘心犹自未全离”的表述,吕洞宾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情感的纠葛和未完全超脱的状态,反映了道教修行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吕洞宾的诗歌往往融合了道教思想和神话传说,因此其创作背景可能具有一定的虚构性和神秘性,以上解析仅基于诗歌本身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进行推测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