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清代词人文廷式的《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清·文廷式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垂杨千万缕。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期。
作者简介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号云阁,又号芗德,江西萍乡人,晚清著名词人、史学家、学者、维新志士,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授编修,甲午战争后,参加维新变法运动,积极支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并上书言事,戊戌政变后,被革职放归乡里,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晚年侨居苏州,工诗词,为晚清词坛大家,有“晚清词坛四大家”之一之称,著有《云起轩词钞》等。
译文
百尺高的红楼紧临着宽阔的大道,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春天的脚步,不让它离去,在这楼上,住着一位思妇,她泪眼朦胧,愁肠百结,徒劳地把写满相思情意的信笺折叠成锦字来回地读,人生啊人生,说来说去,只有这相思之情是永远也死不了的啊!天涯地角再远也有穷尽终了那一天,只有怀人的愁思却是无限绵长、没有尽期啊。
释义
这首词以楼外垂杨起兴,写思妇怀人愁绪,表现了人世间的相思之情是永远也死不了的主题,上片写思妇登楼所见之景,下片写思妇怀人之情,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余味悠长,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赏析
这首词以“百尺朱楼临大道”起笔,点明思妇所处的环境,接着以“楼外垂杨千万缕”进一步渲染环境氛围,为下文写思妇怀人之情作铺垫,下片转入抒情,以“重叠泪痕缄锦字”直接写出思妇的相思之苦,接着以“人生只有情难死”一句,将相思之情升华到一种永恒的高度,表现出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最后两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期”,以天涯地角的广阔无垠来反衬相思之情的无穷无尽,进一步强化了相思之情的永恒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晚清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文廷式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危亡和人民疾苦,但又无能为力,只能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在诗词之中,这首词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写思妇怀人之情,寄托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