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霓裳中序第一
宋·姜夔
亭皋正望极,乱落红莲归未得,潮生浦口云外,夕阳淡秋山,孤帆天际。
依依似与骚人语,莫半空、惆怅绿芜,汀洲路,时时目送,断鸿声里。
飘零尽日不归,竟化作、彩云飞,仙歌瑶姬乍起,想芳心、未应回。
疑是蕊宫仙子降,翻玉袖,舞瑶姬,凭阑久,烟波满目,楚天万里。
作者及朝代
作者:姜夔(kuí),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姜夔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卒于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他一生未仕,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调高旷,笔调空灵,有超脱尘俗之趣,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站在水边远望,红莲凋零,归期无望,潮水从浦口涌起,云外天边,夕阳映照秋山,孤帆在天际飘荡,那依依的莲叶似乎在向骚人诉说着什么,不要因半空中的绿芜而惆怅,汀洲路上,我时时目送着那孤帆,耳边是断鸿的哀鸣。
你整日飘零不归,竟然化作了彩色的云飞,仙歌响起,瑶姬起舞,我想你的芳心应该还未曾回转,疑是蕊宫中的仙子降临,翻动着玉袖,跳着瑶姬之舞,我凭栏久立,眼前烟波浩渺,楚天万里无云。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秋日水边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惆怅,词中“疑是蕊宫仙子降,翻玉袖,舞瑶姬”一句,以仙女的形象比喻友人的高洁与美好,同时也增添了词作的神秘与浪漫色彩。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世界,词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词中“疑是蕊宫仙子降,翻玉袖,舞瑶姬”一句,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将友人的美好形象与仙女相提并论,既赞美了友人的高洁品质,又增添了词作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和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某个秋日黄昏,站在水边远望时,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友人,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思念与惆怅的词作,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想象,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