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一笑能倾国,不信相看有断肠。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西施浣纱图

唐·李白

浣纱濯足水声喧,

红杏开时映绿潭。

只知一笑能倾国,

不信相看有断肠。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在溪水边浣纱洗衣的声音喧闹不已,

红杏花开时倒映在碧绿的深潭里。

人们只知道她的一笑足以倾倒整个国家,

却不敢相信相互凝视间也会令人心碎断肠。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西施在溪边浣纱的情景,通过红杏与绿潭的映衬,展现了画面的美丽与生动,前两句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西施美貌与情感的深刻认识:世人往往只关注到她倾国倾城的一笑,却忽视了美丽背后可能隐藏的深情与哀愁,即“相看有断肠”的复杂情感。

赏析

李白此诗以西施为题,不仅赞美了她的绝世容颜,更深刻地揭示了美丽背后的复杂情感,诗中“只知一笑能倾国,不信相看有断肠”两句,对比鲜明,寓意深远,既是对西施美貌的肯定,也是对世人只看表面、忽视内心情感的批判,李白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西施的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丰满,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人性、情感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对古代美女的兴趣及对历史故事的感慨有关,西施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其美貌与传奇故事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李白在游历四方、饱览名山大川的同时,也常常思考历史与人生,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情感,此诗可能是李白在某一时期,对西施故事有所感触,结合自己的感悟与想象,创作而成,通过这首诗,李白不仅展现了西施的美丽,更表达了对人性、情感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