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倚笙歌多乐事,相看红紫又抛人。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惜春词

唐·温庭筠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一时回首成惆怅。

遥望青楼人似玉,近观彩袖梦如烟。

莫倚笙歌多乐事,相看红紫又抛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才华横溢,精通音律,诗词兼工,以词著称,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温庭筠的诗作多写闺情,词则多写女子生活情态,风格秾艳精巧,对后世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译文

百舌鸟询问花儿为何不开口,花儿默默无语,仿佛因横塘之雨而满怀愁绪,蜜蜂争抢着花蕊中的花粉,蝴蝶分享着花朵的芬芳,然而这一切美好转瞬即逝,令人回首时满心惆怅,远远望去,青楼中的女子美丽如玉,走近看时,那彩袖轻舞的梦境又如烟般消散,不要只依赖笙歌带来的欢乐,因为那些绚烂的花朵也会很快凋零,抛下赏花之人。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春日里花开花落、蜂蝶争芳的景象,以及青楼女子短暂而虚幻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诗中“莫倚笙歌多乐事,相看红紫又抛人”两句,更是直接点出了人生无常、欢乐短暂的哲理。

赏析

温庭筠的这首《惜春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人物情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前两句通过百舌鸟与花的对话,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中间两句通过蜂蝶争芳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生机勃勃而又稍纵即逝的特点;后两句则直接抒发感慨,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上升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全诗的主题得以升华。

创作背景

温庭筠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时代,诗人自身也经历了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诗词作品。《惜春词》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心境下诞生的,它既是诗人对春天美好而短暂时光的惋惜,也是对人生无常、欢乐短暂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