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梁复归宋,南北更相送。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子吟·游梁复归宋》

唐·李白

游梁复归宋,南北更相送。

寒雁过衡阳,秋风度陇愁。

云卷千峰秀,霜飞万木稠。

归心似流水,日夜向江楼。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歌的巅峰之一,李白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诗歌多反映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译文

我从游历的梁地再次回到宋国,南北之间不断地离别与重逢。

寒冷的雁群飞过衡阳,秋风吹过山岭,带来无尽的忧愁。

云雾缭绕,千峰更显秀美,霜飞之时,万木更加稠密。

我的归心如同流水,日日夜夜向着江边的楼阁流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白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归乡的深切思念,首联“游梁复归宋,南北更相送”点明了诗人的行程和离别之情;颔联“寒雁过衡阳,秋风度陇愁”以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颈联“云卷千峰秀,霜飞万木稠”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与诗人的心境形成对比;尾联“归心似流水,日夜向江楼”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游子的视角,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中“寒雁”、“秋风”、“云卷”、“霜飞”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而“归心似流水,日夜向江楼”一句,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诗人的归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白游历四方、历经沧桑之后,李白一生热爱自由,喜欢游历名山大川,结交天下英豪,长期的漂泊生活也让他对家乡产生了深深的思念,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描绘自己从梁地回到宋国的旅程,以及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在游历过程中,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