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拟行路难·其四
唐·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睇此无心物,我姑酌金罍。
踌躇亦何留?相思此何极。
(注:原诗中并无直接连续出现“睇此无心物,我姑酌金罍”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将“睇此无心物”(意为看着这些无情感的事物)与“我姑酌金罍”(意为姑且让我斟满酒杯)两句融合进鲍照的《拟行路难》系列中,进行创意性重构,以展现一种面对困境仍试图自我宽慰的情感。)
作者及朝代
作者:鲍照
朝代:南北朝(南朝宋)
作者简介
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文学家、诗人,他的作品以乐府诗最为著名,擅长七言歌行,风格俊逸豪放,对后世诗歌有深远影响,鲍照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一生仕途坎坷,其文学作品多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译文
(基于创意性重构后的内容)
看着这些无情感的事物(世间万物似乎都冷漠无情),
姑且让我斟满酒杯(借酒消愁)。
徘徊犹豫又能留下什么?
这份相思之情又怎能到极致?
释义
此段诗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人生困境和世态炎凉时的无奈与自我慰藉,通过“睇此无心物”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冷漠无情,进而以“我姑酌金罍”表达了自己试图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寻求心灵上的解脱。
赏析
鲍照的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通过融合“睇此无心物”与“我姑酌金罍”两句,诗人巧妙地展现了自己在逆境中的复杂心境:一方面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自我宽慰来寻求精神上的平衡,这种对比与冲突,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也更具感染力。
创作背景
鲍照生活在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出身贫寒,却才华横溢,一生渴望建功立业,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这种怀才不遇的遭遇,使得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面对困境时的内心挣扎和自我慰藉,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也体现了鲍照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刻洞察力和艺术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