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杖藜吟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杖藜无不可,古往同今来。
岁月何须问,江山不用猜。
石泉流暗壁,草径蔽荒台。
莫道人间世,悠悠似梦回。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手持藜杖行走,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去,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岁月流转无需追问,大好江山也不必去猜度,石缝中的泉水暗暗流淌过墙壁,荒草覆盖的小径通向废弃的古台,不要说人世间的事情,一切都如同悠悠梦境般虚幻缥缈。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首联“杖藜无不可,古往同今来”表达了诗人以杖藜为伴,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同时指出古今相通,人生无常的哲理,颔联“岁月何须问,江山不用猜”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恒常,无需过多追问和猜度,颈联“石泉流暗壁,草径蔽荒台”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荒凉的氛围,尾联“莫道人间世,悠悠似梦回”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杖藜为象征,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人生感慨,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认识,诗中语言平易近人,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自然与人生,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恒常,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侵扰,内有政治腐败,诗人虽然胸怀壮志,但多次被贬谪、排挤,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了以诗酒为伴、寄情山水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人生感慨,诗人试图在诗歌中找到一种超脱和慰藉,以缓解内心的苦闷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