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捲苍梧野,荟蔚南山隈。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招隐士

汉·淮南小山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山气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

腥臊并御兮芳不得薄,阴阳易位兮时不当。

狸首之斑兮,虎噬而鹄逃;

鸱枭群嬉兮,号啕而悲啸。

攀援桂枝兮上椒丘,芬馨愈烈兮人愈愁。

淮水清且涟漪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浮云郁悒兮,明波渺茫;

愁予心兮,山川寂寥。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舒捲苍梧野,荟蔚南山隈。

作者简介

淮南小山,西汉辞赋家,生平不详,因所作辞赋《招隐士》篇首有“淮南小山”之句,故有此称,其作品今存《招隐士》一篇,是西汉淮南王刘安门客集体所作,淮南小山可能是其中一位作者或整理者。《招隐士》以描写山中景物为主,通过渲染山林的幽深、险峻、凄凉,以寄托作者招隐士出山归隐的意愿,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译文

桂树丛生啊在那深山幽谷,枝条弯曲啊相互缠绕,山中云雾缭绕啊岩石嶙峋,溪谷深邃啊水流激荡,猿猴群啸啊虎豹长嚎,攀折桂枝啊暂且停留,王孙出游啊不归家,春草茂盛啊满山岗,岁末了啊我愁苦无聊,寒蝉鸣叫啊啾啾不停,腥臊之气并来啊芳香不得亲近,阴阳错位啊时令不当,狸首的斑纹啊,虎噬而鹤逃;鸱枭群嬉啊,号啕而悲啸,攀折桂枝啊登上椒丘,芬芳更加浓烈啊人更加忧愁,淮水清澈啊涟漪荡漾,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脚,身披石兰啊腰束杜衡,折取芳草啊赠给所思之人,浮云忧郁啊,明波渺茫;愁苦我的心啊,山川寂寥,雷声隆隆啊雨势滂沱,猿猴啾啾啊夜鸣不止,风飒飒啊树木萧萧,思念公子啊徒增忧愁,舒展卷曲啊在苍梧之野,茂盛繁盛啊在南山的角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的幽深、险峻、凄凉,寄托了作者招隐士出山归隐的意愿,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如桂树、山气、猿狖、虎豹等,营造出一种神秘、幽远的氛围,作者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招隐士》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西汉辞赋中的佳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林的幽深、险峻和凄凉,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理想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诗中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

创作背景

《招隐士》的创作背景与西汉时期的政治、文化环境密切相关,西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对现实感到失望和不满,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文人开始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纷纷隐居山林,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招隐士》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体现了西汉时期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