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绘洚洞图叹》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
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
洪涛翻日月,巨浪卷沙洲。
民命悬一线,官心冷似秋。
何时平水患,重见乐悠悠。
(注:由于此诗为佚名所作,具体作者及详细背景已无从考证,故以下解析基于诗词内容本身。)
作者简介
(佚名):此诗作者不详,佚名意味着作者姓名已失传或未被记录,在文学史上,佚名作品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情感。
译文
是谁绘制了《洚洞图》,为了百姓向陈凤楼陈述?
洪水滔天日月无光,巨浪翻滚卷走了沙洲。
百姓的生命悬于一线,官员的心却冷漠如秋。
何时才能平息这水患,让人们重新过上安乐无忧的生活?
释义
《洚洞图》可能是一幅描绘洪水肆虐的图画,陈凤楼则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官员或地名(此处更倾向于理解为官员,因“为民”二字),诗句通过描绘洪水的肆虐和百姓的苦难,批判了官员的冷漠无情,表达了对平息水患、恢复民生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和对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通过对比“洪涛翻日月”的壮阔与“民命悬一线”的悲惨,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官员冷漠态度的不满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诗中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即希望早日平息水患,让百姓过上安乐的生活。
创作背景
虽然具体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结合诗句内容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清代某个洪水肆虐的时期,在那个时代,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困苦,而一些官员的冷漠和腐败更是加剧了百姓的苦难,这首诗正是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