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日夜长,莫辨芦荻洲。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78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溪水日夜长,莫辨芦荻洲”,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唐代诗人储光羲的《江南曲四首》中的第三首,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江南曲四首·其三

唐·储光羲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万顷绿云外,千峰翠色幽。

溪水日夜长,莫辨芦荻洲。

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7年—约763年),唐代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授汜水尉,转安宜尉,后辞官隐居终南山,安史之乱中,陷贼被俘,受伪职,乱平,被贬谪岭南,后任太子文学,迁监察御史,累官至监察御史里行,储光羲的诗多写田园山水,风格质朴自然,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储”。

译文

傍晚时分,在长江之中,人们相互邀请着一起回到渡头,落花仿佛有了情意,来来回回地追逐着船只流淌,在万顷碧绿的云水之外,千座山峰的翠色幽深,溪水日夜不停地流淌,让人难以分辨出芦荻丛生的小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丽,前两句写人们相约归渡的情景,后两句则通过落花逐船、溪水长流、芦荻洲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通过“日暮”、“长江”、“落花”、“溪水”等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美丽与神秘。“溪水日夜长,莫辨芦荻洲”一句尤为传神,既写出了溪水的悠长与不息,又通过“莫辨芦荻洲”的描绘,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储光羲的这首诗可能是在他隐居终南山期间创作的,终南山位于陕西境内,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文人墨客隐居之地,储光羲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对自然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正是他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以及他们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艺术风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