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觞须尽兴,休负夜游心。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游

宋·陆游

月色映江心,波光摇画舲。

引觞须尽兴,休负夜游心。

风静林声远,云开塔影深。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襟。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月色映照在江心之上,波光粼粼摇动着画中的小舟,举杯畅饮定要尽兴,切莫辜负了这夜游的心情,风静了下来,林中的声音也显得遥远,云开雾散,塔影深深映在地上,这其中的真正意趣,哪里还需要去询问世俗的烦恼呢?

释义

本诗描绘了作者在月夜游江时的所见所感,月色、波光、林声、塔影,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举杯畅饮,尽情享受这夜游的乐趣,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月夜游江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陆游的豁达与超脱,首联“月色映江心,波光摇画舲”以月色和波光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颔联“引觞须尽兴,休负夜游心”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夜游乐趣的珍视和尽情享受的态度,颈联“风静林声远,云开塔影深”进一步描绘了夜游的景色,风静林声远,云开塔影深,既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深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尾联“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襟”则是对全诗情感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时所作,在月夜游江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从而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和忧愁,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同时也展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