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近重阳雅,灯然四壁阴。全诗是什么?

小星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日感怀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宴近重阳雅,灯然四壁阴。

秋风吹落叶,寒露湿衣襟。

远望孤云散,遥思故友心。

茱萸何处插,空忆旧山林。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临近重阳节的日子,雅致的宴席上灯光照亮了四周阴暗的墙壁,秋风吹落了树叶,寒露打湿了衣裳,远远地望着天空中孤独的云朵散去,心中遥想着远方的故友,茱萸花应该插在哪里呢?只能空自怀念那旧日的山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前夕的秋日夜晚,独自面对四壁灯光,感受到秋风的凉意和孤独的情绪,他思念远方的朋友,怀念过去在山林中插茱萸、庆祝重阳的时光,但如今只能空自伤怀。

赏析

这首诗以“宴近重阳雅,灯然四壁阴”开篇,点明了时间和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通过“秋风吹落叶,寒露湿衣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感受,后两句“远望孤云散,遥思故友心”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最后以“茱萸何处插,空忆旧山林”作结,既呼应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又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了曾经熟悉的山林和亲友,重阳节即将到来,这个传统节日往往让人想起与家人朋友团聚的欢乐时光,但此时的陆游却孤身一人,面对秋日的萧瑟景象,心中充满了孤独和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同时也体会到了他晚年时期的孤独和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