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感
唐·王维
山居人迹稀,日暮鸟飞还。
黄花须澹泊,绿叶总萧森。
秋风吹落叶,寒月照孤潭。
心随流水去,身与白云闲。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居住在山林中,人迹罕至,傍晚时分鸟儿归巢,黄色的花朵显得淡泊宁静,绿色的叶子总是显得萧索阴森,秋风吹落了树叶,寒冷的月光照耀着孤独的深潭,我的心随着流水远去,身体如同白云一般悠闲自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黄花与绿叶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色彩变化,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赏析
“黄花须澹泊,绿叶总萧森”两句,以自然界的花叶为喻,黄花之淡泊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绿叶之萧森则暗含了人生的萧瑟与无常,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领悟,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下,他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诗中,王维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是我根据关键词和要求创作的,但王维确实写过许多描绘山居生活和自然景物的诗歌,这首诗的风格和意境与王维的作品有一定的相似性。